根据教务党委《关于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实施方案》的相关部署,教务党委研究生院党支部结合我校研究生培养工作实际,积极开展了“研究生教育主题系列座谈会”。从研究生管理与服务、导师管理、课程管理与建设、研究生分类培养模式、学位授权点建设与自评估等几个方面深入开展座谈,认真听取意见、查摆问题。
2013年11月5日上午,研究生院在教1-415会议室组织召开了“研究生分类培养工作座谈会”。座谈会由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王文博教授主持,教务党委书记王葵如教授、研究生院副院长陈岩教授、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计算机学院、电子工程学院、经济管理学院、自动化学院、软件学院、信息光子学与光通信研究院等相关负责人,多个学院的导师代表、研究生代表以及研究生院相关老师出席了会议。
首先,教务党委书记王葵如教授代表教务党委对研究生院党支部,围绕“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所召开的一系列座谈会表示赞赏,她认为,只有切实听取各个教学单位、导师和学生的意见,研究生院的工作才能更加的“接地气”,才能实现我校研究生教育的各项事业更好、更快的发展。
随后,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王文博教授介绍了本次会议的主题与目的,希望就以下几个方面(包括但不限于)来对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分类培养(有区别于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建言献策:(1)课程教学方面,包括不限于授课方法、讲授内容及课程考核;(2)专业实践、实习阶段管理和培养年限;(3)论文阶段的分类指导和论文的分类评价;(4)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导师遴选条件方面的意见和建议;(5)产学研基地和双导师制度的落实;(6)新增我校专业学位硕士类别的需求情况。
与会代表就以上几个方面展开的热烈的讨论。软件学院代表作为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从软件工程硕士研究生分类培养方面介绍了办学经验,并提出了在具有专业学位培养优势的学院实施资源倾斜,优化配置,形成示范效应。认为,专业型硕士和学术型硕士在培养目标上是有本质区别的,从培养方式上应加以明确的区分。其中,工程实践是工程硕士的重中之重。软件学院和国内相关行业公司都有合作关系,通过企业进入校园的产学研合作,把专业实践的基地引入到校内。调动企业的积极性。同时,为了保证论文质量,软件学院实施论文全盲审制度。信通院教师代表认为,专业硕士和学术型硕士的授课内容应该有所区别,同时作为工程硕士的指导教师,他认为专业实践与实习有本质的区别,校内外导师应从不同的角度点拨与培养,防止学生进入企业后接触不到核心业务,甚至“放养”行为的出现。其他教师代表还就专业学位导师遴选、双导师制、在公司实习阶段的管理办法、课程教学等方面提出了建议。研究生代表对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网上选课系统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和希望解决的问题。
研究生分类培养工作座谈会气氛热烈,与会代表针对议题各抒己见,提出了较多具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为实现研究生分类培养出谋划策。研究生院领导班子在充分听取了大家的发言后,表示将积极主动听取各方面意见,根据校情民意,进一步整理并完善关于我校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课程教学、专业实践、学位论文评价指标、专业学位导师遴选条件(考核办法)和产学研基地建设等方面的管理办法,循序渐进、扎扎实实地把研究生分类培养工作落到实处为各项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